第609章 邀请

  第609章 邀请
  求票了。
  刘士卿比谁都清楚,凭借现在的生产力条件,打造海下都市,非常的勉强,不是做不出来,而是做出来的话,需要付出比较大的代价不说,最重要的是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打造出来的海下都市,会是一个不太实用并且丑陋的东西,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意义。
  当然,现在不行,不代表以后不行,只需要银河实业再发展几年,有了更好、更多的技术积累、人才积累和资源积累之后,想兴建海下都市,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刘士卿能这样想,不代表别人可以这么想,初江伟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太好使了,他严重怀疑自己现在是不是真的生活在2014年,而不是2114年。“刘总,你不是开玩笑的吧?”
  “是不是开玩笑,你以后就知道了。现在咱们先探讨一下这个整体工程的上层部分,也就是你口中的围海造田科研工程。”刘士卿一招手,把初江伟叫了过去,让他距离那张电脑效果图更加的近一点。
  这张电脑效果图撇掉海平面下的水下都市不说,其余的部分的构成还是比较简单的。骨架结构是几个从海平面一直扎到海底的大柱子,这几个大柱子周围都是类似海上钻井平台的建筑,在这些建筑的周围是圈起来的海域,被开垦成海上农田。这些农田全都采用无土裁培技术,进行种植。无数的管道在农田中纵横交错,这些管道就是海上农田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技术,主要功能有两个,一个是为作物的生长提供根基,把它们固定住,防止它们飘逸,另外一个功能则是直接对海水进行淡化,当海水从管子外面渗入到管子里面的时候,它们就已经被净化成为了淡水了。
  听着刘士卿的讲解,初江伟怎么听怎么觉得像是科幻故事,世上如果存在着这样的管材,那些沿海国家基本上可以说就不存在缺水问题了。但是事实上是滨海的阿拉伯世界是这个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区之一,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还在因为如何分配约旦河水资源的问题,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冲突。
  “海水淡化的问题,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方法来做了。”刘士卿笑着说道,他以前没打算涉猎海水淡化这个领域,是因为没有人代替他去主持这个项目,但是现在主持人有了,就是初江伟。当然,现阶段,刘士卿还不打算专门做海水淡化,这个项目的推出还需要时间,最主要的是要等超高精度数控机床的出现,那时候刘士卿有了超高精度数控机床,就会如虎添翼,很多高新技术,就有了推出来的现实基础了,现在他就算是拿出来某些高新技术,要么现在的生产力水平,根本就没有办法实现,要么就是虽然能够做出来,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不经济且不能够大面积的推广。
  海上农田这个项目,即便是现在开始做,也需要一年半载的时间,对华夏的领海内水进行详细的考察,在多达将近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弄不好一年半载的时间还不够,要两三年,有这么长的时间,超高精度数控机床也该搞出来了,那时候,无论是做海水淡化项目,还是做海上农田工程,都将扫清最后一个制约的关键因素。
  “刘总,咱们先不说别的,你跟我说说,这个管道是怎么回事?海水从它的表面渗透过去,怎么就会成了淡水呢?”初江伟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刘士卿笑了笑,一伸手把郭倩蓉拉到了自己的身边,“这要感谢我的女朋友了。她是搞生物膜研究的,她正在想办法搞一种经济实用高效的生物膜出来,一旦这种生物膜能够搞出来,就可以实现我刚才所说的设想了。”
  初江伟一听郭倩蓉是老板的女朋友,他也不好多问,只好淡淡的哦了一声。刘士卿又花了很长时间,把整个海上农田工程详细的跟他讲了一遍。
  撇开困惑着他的技术问题不谈,初江伟对老板搞出来的这个堪称庞大的科研工程还是非常非常佩服的,自己的那个围海造田的工程,也不算小,但是和老板的这个海上农田科研工程相比,无论是规模上,技术的底蕴上,可实行性上,都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初工,我说的这些,你都听明白了?”刘士卿之所以花费这么大的口水,给初江伟讲这么多,就是为了让初江伟替他完成这个庞大的工程。别说他现在没有时间,就算是有时间,也不会亲自抓这个科研工程的,他不可能一直跟着这一个项目走。
  初江伟又狠狠的看了这张电脑效果图几眼,艰难的吞了几口唾沫。以前,初江伟自己吵着嚷着要做围海造田项目,那是因为他对这个项目的构想,大部分都停留在想象之中,知道这个科研工程做起来,肯定很难,但是难到什么程度,并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
  现在,刘士卿把整个工程做成了效果图,并且把里面的技术难点,非常明确的告诉了他,初江伟这才有了一个明确的概念,知道要搞这个工程,究竟要付出多么大的努力。毫不夸张地讲,远远的超过了他的设想。
  不过在觉得做起来很难之余,初江伟也很兴奋,觉得很刺激,很有挑战性。人活一辈子,又有几个人能够碰的上这种比较对华夏对全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的科研工程,何况还是置身其中,并担任这个项目的具体负责人。
  “刘总,”初江伟深吸了一口气,“我都听明白了,我不敢说什么让你放心的话,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为了早日完成这个科研工程,把它从图纸上变成活生生的现实,我愿意把我这一百三十多斤,还有的后半辈子,全都砸在这个项目上。我要是死了,还有我儿子,我儿子死了,还有孙子……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我也要把这个项目做出来。”
  “好,有这种愚公精神就好。”刘士卿赞许的点点头,“该讲的,我都跟你讲了,现在,你就去展开海上农田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你呢先去公司总部报到,让总公司帮你招募助手,然后你再去银河海洋报到,随后从舟山市出海,对我们华夏的领海、内水进行考察,寻找合适的地方。至于你的家人,看你安排了,你要是愿意的话,就带着他们到武灵市或者舟山市,你妻子的工作,公司都会做出安排。”
  初江伟走了,他走的时候,既有心满意足,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工作的无尽干劲儿。老婆孩子的问题,不用他担心,老板又对他的工作如此支持,他也就没有什么后顾之忧了。
  初江伟走后,刘士卿又开始埋头于“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郭倩蓉、杨诺婷等人又围着那张海上工程电脑效果图看了半天,他们原本以为“提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就是一个很大的项目了,但是和刘士卿提出的海上工程的项目相比,差的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幸好,这个工程的负责人不是刘士卿,而是初江伟,要不然的话,刘士卿又该休息不好了。
  一转眼,又过了几天。华夏科学院的无数科研人员,全都投入到了疯狂的冲刺阶段,刘士卿也是忙得昏天黑地,能够休息的时间是越来越少。期间,国务院主抓科研工作的副总理单良坤过来视察了一次,代表中央政治局、国务院还有中央的几位首长,对参与该科研工程的所有同志表示慰问。
  这个科研工程搞出来,直接的受益人是银河实业还有华夏科学院,但是作为国家来讲,虽然不是什么直接受益人,却是间接受益人,她所获得的间接利益甚至要远远的超过银河实业获得的直接利益。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少了,大气污染问题获得一定程度的缓解,无疑会增加华夏在国际上说话的分量,同时也会提升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毕竟谁都喜欢生活在一个污染比较少的地方。
  单良坤视察后不久,刘士卿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英国驻华夏大使馆打来的,英国驻华大使武思危邀请刘士卿到英国驻华大使馆做客。武思危是个地地道道的英国人,他的英文原名是塞巴斯蒂安.斯坦(sebastian stan),武思危是他的华语名字。现在很多驻华的外交官,都喜欢给自己起一个华语名字,好增加华夏人对他们的认同。
  武思危在电话里面也没有说清楚,只是说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刘士卿当面商量,邀请刘士卿务必要到英国驻华大使馆做客。
  刘士卿不知道武思危是什么意思,他本来不想去,后来考虑到自己和英国王室的关系还算不错,而且以后还有很多用得着英国的地方,也就去了。去之前,他还特地给毕泉水、戴国斌等人打了一个招呼,防止自己要是被武思危控制起来,他们可以早点派人过去捞人。
  毕泉水让刘士卿放心大胆地去,英国人就算是想搞什么阴谋诡计,也不可能放在英国驻华大使馆这种公开的场合,一旦发生意外,英国政府就要承受巨大的压力,这种事情,精明的英国人是不会干的。
  刘士卿跟卢永祥打了个招呼,卢院长很不想让刘士卿在这种关键的时候离开,不过他也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拴住刘士卿,何况刘士卿又不是离开燕京,只是去英国驻华大使馆转一圈,他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有些不高兴的看着刘士卿离去。卢永祥本来身体还算富态,最近一段时间,瘦了十几斤,愣是变得有些苗条了,论起劳累程度,刘士卿远远比不上卢永祥。
  刘士卿一行人到了英国驻华大使馆,武思危亲自出来迎迓,然后把刘士卿请到了自己的会客室,双方分宾主落座。
  “大使先生,不知道你把我请来,有什么事情要说?”刘士卿开门见山的问道。
  武思危笑道:“刘先生,我这次把你请来,是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要告诉你,就在五个小时前,米德尔顿王妃平安生产,诞下一对龙凤胎,姐弟两个平安,米德尔顿王妃平安,请刘先生你不要挂怀。”
  “是吗?”刘士卿听到这个消息,也觉得很是高兴,毕竟自己是这对龙凤胎的教父,也算是多了一对不是子女的子女吧,“我可得好好想想,给这对小家伙送点什么礼物才好?”
  武思危笑道:“刘先生,伊丽莎白女王还有威廉王子、米德尔顿王妃一起让我向你转达他们对你的问候,另外同时向你发出诚挚的邀请,希望你能够再次访问英国,出席公主殿下和王子殿下的洗礼仪式。”
  本来英国王室只要愿意,在米德尔顿王妃生产之后,就把新生儿送到英国皇家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为新生儿洗礼。不过这次英国王室特意的把洗礼的时间往后推迟了一段时间,就是为了把刘士卿这个“教父”请过去,做一下见证。说白了,就是进一步拉拢和刘士卿之间的关系。刘士卿要是个普通人的话,英国王室才不会把洗礼这么重要的仪式,不确定期限的往后推迟。
  刘士卿没想到英国王室会发出这样一个邀请,做为新生儿的“教父”,他确实有必要赶到英国一趟,但是现在,刘士卿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他连好好休息一下的时间都没有,更遑论跑到英国伦敦溜达一圈。何况,刘士卿现在根本就不想出国,就算是出国,英国他是坚决不去的,上次在英国伦敦国际机场遇刺,他就对伦敦的治安水平保持严重的怀疑态度。而且直到现在英国政府也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也没有告诉他到底有没有抓住凶手,让刘士卿不得不怀疑当初在机场刺杀他的那几个人,背后是不是有英国政府在当幕后黑手。(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