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五章纵兵南下

  晃州武清县,张庄。
  庄主不在家,一家人去了德州平山镇过中秋节去了,庄内做主的管家张福。讨天军来了的消息早已传来,武清县派来衙役通知张福把粮食运进城去,张福盘算着这粮食进了城八成是羊入了虎口,与其便宜了官府不如帮帮乡亲,大爷回来后也不会怪自己。三黑要走了四成粮食,张福知道三黑跟伏虎寨的人有联络,伏虎寨是大爷养的一条狗,这年头不太平,有条狗看家护院是好事。
  在李鸣锋的看顾下,伏虎寨这两年迅速壮大,从数十人的山头变成了三百多人的队伍,大寨主舒永杰心气大涨,常想着带着兄弟们出门威风威风,可是张大爷让他要隐忍,这要隐忍到什么时候,这老是窝在山里锦衣夜行多憋屈的慌。
  五天前,山寨来了个拜客,带来了讨天大将军饶强锋的一封信,请他下山入伙,让他做一个将军,答应为他补齐二千人马。舒永杰怦然心动,讨天军自起事以来,先是夺取灵州丰济仓,然转战方州,击溃朝庭两万追兵,声势大振,兵马壮大到六万,号称讨天军;朝庭派申国公率军清剿,讨天军迅速南下,进入晃州,晃州官府固守城池不敢出战,讨天军如入无人之境,投奔讨天军的义军和百姓多如牛毛。
  几日前,讨天军在晃州宁川府大摇大摆列队而过,宁川府四门紧闭,就连有人朝护城河中撒尿都没人做声。舒永杰知道造反有风险,从逆需谨慎,何况申国公发出招抚公告,准许绿林好汉投诚朝庭,为国效力。
  所以,舒永杰答复讨天军的信使说考虑两天,一面把人安置进寨中歇息,一面派人下山找黑爷,让他问问张大爷的打算。可是不巧,张爷去了德州平山镇,黑爷居然也跟了去,山寨和张庄没了联络人。
  两天后,饶强锋的信使再度来到聚义厅,这一次态度变得强硬起来,直接告诉舒永杰,讨天军要从武清县经过,舒永杰若是不参加讨天军,那就准备消亡吧。讨天军经过晃州宁川府后没有继续南下,而是折返向东,所来的方向正是武清县,舒永杰派人打听过,沿途的山寨不是归顺就是被灭亡,再不就是逃进深山躲避。
  思前想后,舒永杰答应投奔讨天军,带着寨中三百多兄弟下了山迎接讨天大将军。见到饶大将军后,饶大将军没有食言,果然封他为武清将军,将一千多兵马划归他掌管,舒永杰麾下有了二千人马,虽然这些兵马多是被裹胁而来的百姓。
  军师董浩云派舒永杰先行夺取武清县城,盘岭伏虎寨离武清县很近,闲时舒永杰常化了妆来武原县逛逛青楼、酒楼,这小子还算细心,每次来都会注意查看武清县四城以及城墙情况,时刻准备着哪天率众喽啰下山攻占县城,没想到还真让他赶上了。
  武清县西城门不远有块空地,许多穷苦百姓但在这块空地上安家,有人为省几块木板便把家安在城墙之下,日积月累便将城墙掏出大大小小的洞来,从外面看城墙并无不妥,其实这块地方早被挖空了近半。舒永杰让其他人假装攻击四门吸引城头守军注意,自己带着五百拿着锄头的手下挖城墙,不到一个时辰便掏出洞来,武清县城被攻破了。
  饶强锋大军来到,听闻武清县已破大喜,给舒永杰增添了一千手下,这次增添的人手中有二百轻骑,装备也明显不同,显然是讨天军的精锐。乱世之中有人、有粮、有装备便可称王,舒永杰心满意足,归顺讨天军这步棋没有走错。
  在讨天军南渡之前,晃州刺史张志诚便下令坚壁清野,讨天军在晃州得到的粮食极为有限,大军又从四万人增长了近倍,粮食快不够吃了。
  武清县内的储粮不多,大将军饶强锋和军师董浩云把地头蛇舒永杰找来,询问他哪里可以找到粮食。升米恩斗米怨,李鸣锋曾经的施恩成为了舒永杰的心魔,既然已经跟着讨天军造了反,那便索性撕破了脸。于是,新归顺的武清将军再立新功,带着人马从张庄抢回了六百石军粮,临走之前还放了把火,把张庄化成残垣断壁。
  马上便是九月,晚稻将熟,讨天军粮食不多,急需抢粮。武清县地处晃州,却与德州、黔州交界,四周皆山,进退可以自如,官军若要清剿至少要十万兵马,而且地处山区重骑根本无用武之地,饶强锋和董浩云商议就在此处驻扎过冬,等明年春天再定去留。
  以武清县为中心,八万兵马四散分布开来,依山设寨,靠水立屯,割据一方。王克明的五千兵马已经进驻宁川府,见到了与江安义齐名的“丰乐三杰”张志诚,张志诚谢过申国公的救援之恩,把自己坚壁清野的做法告诉了申国公。王克明大为赞赏,认为张志诚此举甚妙,匪军没有粮食,届时不攻自破。
  得知匪军夺取武清县后不再前行后,王克明凝视着地图久久不语。好半天,考问身边的儿子道:“王知祥,匪军停驻在武清县,进山立寨似有长久驻扎之意,你认为该如何应对?”
  王知祥早就等着父帅问话,立刻答道:“眼下秋粮将熟,匪军停驻是因为缺粮。进山立寨是匪军所长,而且不利于官军展开,父帅所率的重骑和轻骑都无法入山做战,对匪军有益。武清这一带皆是山区,连接晃州、德州、黔州三地,易守难攻,而且利于匪军逃窜。需奏明朝庭,让安南大营北上,安东大营西入德州,安西大营南下,父帅居中指挥,趁着冬季大军行动不便,将匪军围困在盘蛇山中。”
  王克明微微颔首,儿子眼光不差,能看出匪军的用意,只是盘蛇山方圆数百里,林密涧深,入山清剿谈何容易;若是围而不攻,耗时太久,朝庭北境急需兵马,不能把十万兵马耗费在此;何况江南一带元天教曾在此起事,多年来仍未消除其影响,元天教余孽不断肇事,现在更是在西域立国,如果饶强锋与元天教余孽勾结起来,就算能剿灭匪军要肃清余毒也非易事。
  …………
  德州,新齐县平山镇,江府。
  管家张福带来张庄被毁的消息,李鸣锋又气又急,十余年辛苦化为泡影,最可恨的是自己养了条白眼狼,难怪妍儿一直不喜欢自己与伏虎寨往来。
  看到丈夫脸色发青,呼呼直喘,妍儿劝道:“人没事就好,些许浮财,没了也就没了。”舒永杰带兵前往张庄,张福见事不妙带着庄丁先跑了,直接投奔平山镇,有将近两百人。妍儿张罗着安排这些人住下,那边车马行送来了急报,近万匪军进入德州,正朝新齐县方向而来。
  李鸣锋一拍扶手站起身来道:“来的好,我正要报毁家之仇,这些贼兵送上门来了。妍儿,你让庄上的弟兄跟我前去迎敌。”
  张庄逃来二百人,江家在平山镇至少能拉出四五百人,若是发出召集令等上两天,千余人马可至。妍儿一直认为张先生兴建后寨、救助孤儿的做法有些太过了,今天看来张先生确实是深谋远虑,为江家谋百年基业。十余年间后寨的那堵石墙已经远比新齐县的城墙要结实,加上护墙河、守城器械,称得上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贼军要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无法攻进其中。寨内里面存储着足够的粮食,足够二千人在里面生活一年,万一石寨攻破,后山还有通道逃走,可入山而走、可顺河而下,有府中这么多护卫保护,根本不用担心安全。
  江老夫人已经不再管事,江府名义上的主人是江安义长子江晨智,江晨智已经十五岁,去年通过府试,成为秀才,比起其父江安义还要早上两年。雏凤清于老凤声,无数誉美之辞涌来,江老夫人对这个长孙更是宠溺得过头,江晨智难免有些飘飘然。
  冬儿看到儿子变得趾高气昂、目空一切,心中暗急,带着江晨智前往新齐县拜见余师,余知节一通考校拍打把江晨智从天才梦中打醒,原来自己以为的天纵之材不过是死记了几本书,自己所做的诗勉强称得上中规中矩,哪有父亲诗赋的半点灵气,刺史大人取中自己多半是看在父亲的情面上。
  回到江府的江晨智放下浮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家中事务由冬儿和妍儿两人打理。冬儿不愿抛头露面,只管着府中内务,对外之事便是妍儿的事,而这位姑奶奶未出嫁前便做着江家的主,被江安义寻回家后,一年之中大半时间都住在江家,只要冬儿不与她争抢,顺理成章地成为江家对外话事人,所以李鸣锋才会向她请求调动江家护卫。
  这些多年夫妻,李鸣锋已经向妍儿坦诚了他的身份,不过他表示与元天教不再牵扯,安心与妻儿生活。妍儿知道丈夫是条困龙,一时渴望着腾空兴云布雨,因为自己和儿女才甘愿蜗居在张庄,他与伏虎寨的那点小动作妍儿心知肚明,常感对有些愧疚。
  妍儿曾私下里试探过李鸣锋,是否愿意到哥哥手下任职,二哥在大哥的照看下已经是定远将军(正五品上)了,丈夫的武功才学不在二哥之下,不用几年也能做个将军吧。可是李鸣锋严辞拒绝,妍儿暗中叹息,知道丈夫是不想被人看成依靠裙带关系,真是成也自己败也自己,不知是谁拖累了谁。
  李鸣锋跃跃欲试,妍儿只能遂他心意。一声令下,江家护卫迅速武装起来,府内、车马行、镖局有战马二百余匹,上好的兵器不缺,多是张先生从西域购进的百练钢刀。丈夫要出征,妍儿把江家的家底都搬了出来,带着李鸣锋来到后寨,打开军械库,里面陈列着居须轻甲、细鳞甲,上好皮甲。
  郑朝允许百姓拥有刀剑,但对甲胄的数量却是严控,普通百姓私藏盔甲便是死罪,八品武官(县尉)允许自置皮甲一副,七品武将则许两副,六品武将许置甲五副,五品则为十副;四品以上武将许二十副,文官许十副;三品以上武将许五十副,文官二十副;男爵五副、子爵十副、伯爵五十副、侯爵百副,公爵二百副,王爷置甲数与护卫数同。江安义是平山侯,按制可置甲五十副,加上江安义是五品将军,再添十副,也就是说江家允许置甲六十副。
  李鸣锋看到仓库中银白的居须甲就有五十副之多,细鳞甲、明光甲、锁子甲等铠甲不下百副,至于皮甲更是堆积如丘,若是被人告发,江家恐怕罪责不轻。
  李鸣峰挑选了二十副居须甲,二十副细鳞甲,二十副皮甲,刚好是江家能拥有的盔甲数,不过细究起来,江安义兄弟身边还有百余名亲卫个个都有盔甲,早已超出了朝庭规制。这种事情谁也不会认真查究,那些王爷身边的卫队真如规定的那么多吗?哪个公侯家中的盔甲没有超过定制,甚至连乡间士绅家中也藏有几副铠甲。
  送走精神焕发的丈夫,妍儿开始处理家务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