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231节

  “有什么买什么呗。”
  “你要真去,我可真拦你,直接给你扛屋去。”
  “嘿,你个不孝子!”
  张桂琴呛呛半天,眼珠一转,“行行,就算不买大件,油盐酱醋总得买吧。家里可没酱油了,做饭把你扔里啊?”
  “呃……”
  许非反驳不了,挠挠头,“那我陪你去吧……好好看家。”
  “……”
  陈小旭莫名其妙的看婶子回来,又莫名其妙的看俩人出去,神经病一样。
  却说娘俩出门,先到巷口小卖部,喊了声:“诶,有酱油么?”
  啪!
  小窗户一拉,露出一张胖脸,“你看我像酱油么?那帮孙子连缸都抢走了。”
  于是奔下一家,也没有。
  一路前行,都特么到王府井了,张桂琴很得意,结果往商店一走,嚯,又吓回来了。
  副食品商店连门都关了,只留着一条缝,队伍排到了马路上。前面的人往里塞钱,从门缝里伸出一只手递货。
  后面的各种拥挤,推搡,谩骂。
  大商场还好,流水般进进出出。一个小伙子顶着只沙发出来,跟抢到战利品似的得意洋洋。
  另有个老头蹬着三轮车,车上堆得老高的白面,全家老小护在左右,仿若押镖。
  两个老太太为争抢一团毛线,当街撕打。
  还有的提了百公斤食盐,几百盒火柴,十几箱洗衣粉……从草纸到电池,从服装到鞋帽,从彩电到冰箱,老百姓恨不得把所有的纸币都换成物品,不管自己需不需要。
  “滴滴!”
  “轰!”
  一辆公家车也开了过来,跳下几个人加入队列。旁边正好有电视台的在拍,双方又开始互骂。
  “疯了,疯了!”
  比当年买布壮观多了,张桂琴一时看呆。
  所谓的价格闯关,物价飞涨,深层次的原因有两个:经济过热;商品供应不足,但消费需求在上升。
  这俩矛盾没抓住,直接搞市场化,后果可想而知,甚至影响到了房改政策。
  因为在短时间内,全国百姓提了近300亿储蓄,国家又急于出售公房回笼资金,使得前不久下发的“禁制低价出售”成了一纸空文。
  提租补贴的模式也因此夭折。
  对于失控的局面,国家曾紧急召开会议,向群众解释。
  说物价闯关不是马上完成,分5年或更长一点;下半年不再出台调价,加强物价管理,开办保值储蓄,控制货币发行等等。
  这些措施一一落实之后,抢购风潮才慢慢平息。此后几年更是经济收缩,就是为今年买单。
  而此刻,见到种种不知是人间喜剧还是荒诞剧的场景,许非忽然动力十足,“去别地方看看,先把钱取了。”
  二人离开王府井,到处乱转,好容易取了钱,又好容易摸到一家没太受摧残的商店。
  “牙刷,牙膏,毛巾,肥皂,洗衣粉……”
  “火柴,蜡烛,针线,手纸……”
  “酱油,醋,盐,大酱,豆油……”
  许非直接搬空了,堆在门口跟小山一样,全是日用品。
  张桂琴反倒傻了,“儿子,你没事吧?”
  “没事,我拍戏用。来算算多少钱,开发票。”
  “呃,您给一千块钱得了。”老板也懒得算。
  于是乎,俩人空手而去,满载而归。
  ……
  当天晚上,他给梁左等人打了个电话,次日一早,骑着三轮直奔大菊胡同,小伙伴们都惊了。
  “许老师,你疯了?”
  “疯什么疯,拍戏用的。”
  “就这,这些东西……”
  “怎么样?”
  许非都不用弯腰,拎起一代洗衣粉,“这才叫好题材啊!咱们写个本子,往戏里一放,货真价实,有没有震撼力?”
  “那,那拍完了呢?”
  “拍完给你们发福利,就当年终奖了。”
  得!
  梁左倒有点明白这意思,绕着小山转了几圈,露出一丝莫名的笑容。
  而许非见几位笔杆子都到了,一挥手:“开会!”
  第237章 双头并进
  屋内,四个人坐一圈,情绪高涨。
  文艺工作者遇到这种事儿,就像狗碰到了肉骨头,猫碰到了毛线球,要多嗨有多嗨。
  许老师主持,开口道:“先说说思路,写两集,点到即止,但点的程度要非常夸张,有种荒诞剧的意思。不能深刻,深刻就扰乱民心了,基调必须向上,这场风波肯定会控制,只是一时闹剧。”
  “太夸张也不行,全院子买买买有股刻意劲儿,得有个人与众不同,保持冷静。”李小明道。
  “于兰姑怎么样?”陈彦民道。
  “她理智没多大影响,最好是主要人物,陶蓓吧?”梁左道。
  “可以。”
  许非想了想,道:“光说物价太单薄,再加条陶蓓和白奋斗的感情线,俩人闹矛盾……”
  “等会儿,他们俩在这时候好没好上?”
  “互有好感,却又各自顾虑。”
  “怎么说?”
  “比如我发现你的优点,觉着人还不错,这叫有好感。但真要处对象,甚至结婚,考虑的会更多。
  陶蓓发现了白奋斗的优点,有点那个意思,可没下定决心跟他处,觉着这人吊儿郎当,不太沉稳。
  可以在开头写个扣儿,突出这个矛盾,然后涨价消息传来,全院子都疯了。唯陶蓓保持理智,觉得过于傻缺。”
  “白奋斗有心抢购,又顾及陶蓓,一直憋着。”李小明道。
  “对对。”
  梁左忽然兴奋了,道:“最后俩人和好,在白奋斗屋里你侬我侬,这时候柜门开了,哗,一衣柜副食品。”
  “哈哈!这包袱好!”
  “我也觉着那堆东西最后亮相才有效果。”
  “我赞同,就按这个来。”
  四人把梗概定下,交给梁左主笔。
  梁左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文字上的辛辣讽刺,担得起这个任务。他本人也非常有兴趣,那么多东西堆在院子里,本身就能给人灵感冲击。
  跟第一部 的台胞相似,临时加两集,也变成了42集。
  前后84集,跟《三国演义》一样了。
  ……
  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会议室。
  黑压压一屋子人,都是老资格,老前辈。张俪坐在边边角角,腿上铺着笔记本,时不时写几个字。
  主位有两个,主任阮若琳,以及一位资历颇深的制片人靳雨生。
  靳雨生翻着厚厚的材料,道:“先说说《唐明皇》的进展,剧本已经改编完成,正式进入筹备阶段。
  这几年电视剧行业发展迅速,以前12集就叫长篇,现在12集都不算事儿了。《唐明皇》预计是四十集,诶,此四十集非彼四十集,绝对比他们真。”
  底下一阵轻笑,这是说隔壁的胡同呢。
  “……”
  张俪翻了个白眼。
  “这种严肃历史题材的电视剧,除了导演、摄影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服装、道具、化妆。所以我们建组的首要任务,就是敲定此几项职务的人选。”
  靳雨生顿了顿,道:“我们有一些候选目标,你们知道哪些人才,也尽管向我推荐,多多益善。
  另外还有个事。
  前几天有个叫‘中华之光拍摄委员会’的人找我,是由五家电影机构组成的,手里有个电影剧本《杨贵妃》。
  说可以套拍,他们出资250万元,我们出500万。单位正在研究,毕竟能节省资金。”
  所谓套拍,就是影视通拍,用同一个制作班底,比如《武林外传》的电视剧和电影。
  张俪听着靳雨生白话,心里想着自己的事情。刚才一说服化道,她立马想起三个人,杨澍云、史岩芹、李健群。
  前两位是《红楼梦》的造型和服装,用不着自己推荐。
  但李老师可以啊!
  单位水太深,她只得学着许非的经验,慢慢提升自己的话语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