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3开始 第134节
安静了一会,默默的开始整理东西。
陈小旭拿出刚买的脸盆、肥皂、毛巾等物,逐一放好。张俪脱鞋上床,换枕巾床单,又喊:“过来帮帮我。”
她跪在床上,抱着大棉被,“你捏着这个角。”
“再捏这个角。”
“别动呀!”
换被罩是件挺麻烦的事,张俪抖了半天,始终没抖匀,索性钻了进去。
陈小旭眨眨眼,忽地把拉链一拉。
“哎呀,你别闹。”
“快放我出去。”
“我要生气了!”
陈小旭这才拉开,把被罩一掀,露出一张红扑扑的脸蛋。
张俪憋的够呛,突然一下子把她按倒,捏住脸就拧,“让你淘气!”
“啊,饶了我,饶了我,我不敢了!”
“不敢了!”
“人呢?过来搭把手!”
正闹着,许非在外面喊。
俩人理了理头发,穿鞋出去,见他自己抬着一张方桌,“给你们换套桌椅,那破玩意儿扔了吧。”
仨人笨手笨脚的搬进屋里,又拎来四个凳子,恰是一套,古朴典雅。
“正经黄花梨的,我都没舍得用。哦,还有一个……”
他一点不心疼,拿俩姑娘当苦力用,又搬出一张罗汉床。
罗汉床是一种卧具,可以卧着,可以坐着,但不能正经睡觉,通常待客用的。这东西往窗户底下一摆,中间加个小案,立时就有意思了。
“民国小叶紫檀的,别给我弄坏了。”
“你要是心疼就拿回去。”
“就是,又不是我们要的。”
张俪往上铺褥子,然后坐了坐,“比大观园的要好,不愧是民国的。”
“嗯,就是民国的才好,要是清朝、明朝的反而不好了。”
“……”
许非见二人又笑作一团,头大,忽然有种引狼入室的赶脚。
他叹了口气,道:“行了别笑了,说正经的。我最近事情太多,一时想不到,先给你们说两点。”
“第一,以后不许再学《红楼梦》讲话。”
“第二,走路姿势尽早改过来,要像个现代人。”
“干嘛?你又不服?”
他瞅着陈小旭,“你现在不是林黛玉了,当初要入戏,但演完了就得出戏,明白么?你《家春秋》演的怎么样,自己心里没数么?我不用问我都知道!”
陈小旭鼓着嘴,反驳不能。
她最讨厌这个了,自己被训的时候偏偏反驳不了他。
……
傍晚。
百花胡同炊烟袅袅,各色菜香,归家的工人,贪玩的孩子,叫骂的母亲,混成一片最生动的市井民生。
厨房里,许非和陈小旭菜鸡排排站,看张俪一个人忙活。
“你都买什么了?”
“没见到什么好的,只有白菜和萝卜,还好买了两块豆腐。”
“你要做麻婆豆腐?”
“想啥子哟?”
张俪回头看了他一眼,“没有豆瓣酱,只捏了把花椒,能做个麻辣豆腐。”
只见她左手托着一块白豆腐,右手拿刀,那么一片儿一片儿的,就切成了小块。
“火点着。”
“哦哦!”
许非连忙拧开煤气罐。
张俪把豆腐放在加了少许盐的水中焯了片刻,捞出备用,跟着炒肉末,炒至断生。然后拍姜,切蒜,锅烧干加底油,倒花椒、辣椒、蒜末、姜末爆香。
再加豆腐,翻炒两分钟。
“去勾芡。”
“勾,勾芡,怎么勾呀?”
陈小旭原地转圈。
“我来吧。”
许非比她还强点,勾了点芡,见张俪倒入肉末翻炒,再淋芡汁,顿时滋拉拉一阵热闹,香味扑鼻。
“哇!”
二人惊叹。
然后大火收汁,起锅,最后撒上点葱花,一盘独家的麻辣豆腐就做好了。
“哇!”
二人又惊叹,甚至拍起了巴掌。
“你们两个……”
张俪看着来气,“去把碗筷摆了!”
“哦。”
两个瓜娃子拐到饭厅,干点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正忙着,外面砰砰砰敲门。
许非过去打开,见是居委会的大妈。
“我听说有俩大姑娘进你院了,你朋友啊?”
“哦,没地方住,来租房子的。”
“又租房子?”
“我这屋子多,院子大嘛,您有事儿么?”
“没事没事,过来看看,你忙。”
砰!
门一关,屁的看看,就是过来扫黄的!
现在还行了呢,要是放在严打那会,分分钟枪毙。
……
晚上,吴小东和沈霖也回来了。
吴小东天天上课,时间一向很晚。沈霖有时候有工作,有时候没有,也亏得许非忙,不然同处一院子,尴尬。
这是几人第一次,正儿八经的尝到张俪手艺,限于食材匮乏没做什么样式,味道却真好。
吴小东两口子挺别扭,可看人家特自然,也就努力适应。
吃罢了饭,闲聊了一会,天已经大黑。那两口子自动神隐,不参与他们的破事儿,本来也没什么事嘛!
许非进到书房工作,俩姑娘也回西屋休息。
只是没睡。
灯光昏黄,映着窗帘上的影。罗汉床派上了用场,陈小旭挨在左边看书,张俪盘腿坐在右边写小楷。
炉火烧的旺,水壶咕嘟咕嘟直响。
张俪写了几篇小楷,活动一下身子,“你看的还挺慢。”
“不慢,我重新看的,之前没怎么懂。”
“没懂什么?”
“没懂田晓霞为什么会喜欢孙少平?”
陈小旭夹了张书签,合上书本,封面《平凡的世界》,去年年底新出的一本小说。
“田晓霞家庭富裕,父亲是当官的,自己又是省报记者,光芒四射的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会喜欢穷小子孙少平?”
“或许她们精神契合呢?”张俪没怎么看过这本书。
“契合么?我没太看出来,可能是我不懂,我打算再看第三遍。”
陈小旭又翻了几页,“哎,几点了?”
“十点了。”
“他还没睡呢?”
“没呢。”
张俪撩开窗帘瞧了瞧,“你忘了我们上次来,他凌晨三点还在忙。”
“这样可不行,年轻人要少熬夜。”
“他可不会听我们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