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之为母当自强 第446节

  胡月仙浏览网页时发现这广告,忍不住摇头:“哎哟,到时候人家一看网店的销量,就知道你吹牛了。呵,少量大米对内销售。你这少量可真不少。
  一万亩田啊,想想看,该有多少大米了。
  陈凤霞直接摆手:“嘿,一半也是少量嘛。”
  胡月仙想问她这话是什么意思时,她先追问涌泉县的新绣娘大概什么时候到。
  胡老板赶紧说正经事:“名单发过去了,我估计过个礼拜人就能接过来了。宿舍那边在收拾了。”
  陈凤霞这才放下心来,笑着点头:“很好,又有人过来给我们挣钱了。”
  胡月仙扑哧笑出声,摇摇头,到底没说什么。其实她虽然不清楚里面的弯弯绕,却明白如果单纯找绣娘做绣片的话,肯定是把材料发到那边去绣好了寄过来方便。人手充足不说,人家待在自己家里,还能给公司省下食宿开销以及医保社保的支出。
  就连涌泉县供销社那边的干部都如此说。
  但陈凤霞却煞有介事地表示是因为要给人做龙凤喜服,所以必须得在设计师眼皮底下做绣活;故而只能把绣娘接过来。
  安排前一批绣娘的亲友是为了方便管理,她们也知道自家亲友的手艺。其他人,下次有活再派回去吧。
  胡月仙听了这话就知道必有古怪。可陈老板不说,她也就不追着问。反正这人做事肯定有自己的讲究。
  这头陈凤霞将新绣娘的事对接给了胡月仙,回过头去,她就找曾老师询问白象镇有机大米的检测情况。
  跟她猜测的一样,抽查的几批大米里面就有达不到有机标准的产品。
  曾老师哭笑不得:“就这样,他们也好意思说人家小日本不地道,讲好了要的东西又不要。”
  陈凤霞一点儿都不惊讶:“正常的,自以为聪明的人多了去,老以为日本人是傻子。”
  这种诡异的优越感经常让人无语。觉得老外好骗,觉得他们都是白痴,说什么就信什么。
  陈凤霞却知道日本人根本不好糊弄。当初她还在社办服装厂干质检的时候就知道,日本的客商要求是最苛责的。一个线头没剪干净,一个标签略微歪了一点,一批货人家就直接摇头,必须返工,坚决不会通融。
  白象镇的有机大米出口日本受阻,陈凤霞估计一个跟人家今年粮食丰收有关,另一个重点就是它们的确没达到日本有机大米的标准。人家可不愿意被你糊弄。对客户没有敬畏心,客户随时都可以抬脚走人。
  曾老师问陈凤霞:“那现在怎么办,还收不收?”
  一万亩地出产的大米一份份的检测肯定不行。
  陈凤霞早想到了这点,自然有对策:“先让他们自首,没按照有机大米种植标准种的是哪些田,自己指出来。如果不主动站出来,那么哪家种出来的大米但凡被抽出来一份不是有机大米,剩下的不用检测,全部不要。我们要的是有机大米。主动站出来承认有部分不是按照有机大米标准种植的,剩下的但凡检验合格,就还收购。”
  她要是现在不把规矩竖起来,后面被坑的日子多了去。农民朴实又狡猾,爱占小便宜,总是心存侥幸。这些毛病,她都有,她当然不会高估跟直营店合作的农民的道德水平。
  毕竟用规矩规范人的行为,可比道德有用多了。
  只不过,陈凤霞没想到的是,直营店的负责人在推行这件事时,动作可比她雷厉风行多了。
  还什么一户户的,以以前的生产队为单位,一个队里有明知没按照有机标准种植却隐瞒不报的,整个生产队的大米就都不收。你说其他人不知道?呵,当哪个是傻子呢,以前生产队的田都是连在一起的,你眼睛瞎,看不到人家是怎样种庄稼的啊。
  陈凤霞听着感觉有些残酷,可她自己农村出身,最清楚不过,这种发动群众斗群众的土办法,是农村政治中最行之有效的手段。它可以有效地将矛盾下沉到最基层,防止他们抱团闹事。
  在这种雷霆手段下,白象镇的有机大米只预热了一个礼拜就顺利上线妙妙。
  当天,徐雨丹还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上更新了用有机大米制作的茶泡饭和寿司,就是很日本风的那种,算是帮大米直营店打了回广告。
  现在,原先被果体写真打压得矮了一头的徐雨丹的博客人气又慢慢涨了起来。毕竟国体写真拍一回叫新鲜,销量能够破十万,可你再接二连三地拍,就没啥可新鲜的啦。自然比不上一直被妙妙力捧的徐雨丹来得有热度。
  徐雨丹倒是因祸得福,因为妙妙博客使用人数大幅度上涨,她反而多吸了一波粉丝。
  大米上线的第一天,陈凤霞自己也下单买了两百斤。一半给阿爹阿妈送过去,老太太现在也用大米做点心呢,她网店广告上都强调了自己用的正宗的有机大米,出口到日本的那种,一斤售价十块钱!
  天啦,十块钱一斤大米!现在市场上普通大米也就一块来钱,包括白象镇以前出口的时候,价格也不过比普通大米多一倍。
  直营店厉害了,一下子翻了八倍多。
  就连陈凤霞都惊讶,她本以为直营店会定价为五块钱一斤。这个价钱也很不错了。
  然而直营店的负责人却表示,他们走的就是天价大米路线,一分价一分货。
  大家都担忧米价如此之高,米比猪肉还贵,到底会有谁买的时候;记者找上门了,采访一通之后,发出了文章:天价大米,物有所值?
  然后这篇充满了质疑精神的文章被迅速转载,在网络上流传得尤其快。就在大家围观看热闹的时候,直营店的有机大米产量嗖嗖嗖往上涨了。
  十公斤起卖,ok,没问题。五十公斤打九折,那就来五十公斤吧。反正一栋楼十几户人家呢,一个小区上百户。大家合伙团购下,尝尝出口到日本的有机大米究竟是怎样的神奇味道也不错啊。
  是啊,这些吐槽质疑的文章反而为有机大米打开了知名度。大家都有好奇心,十块钱听上去贵,但一顿肯德基麦当劳都要大几十上百的,十块钱买斤出口产品,也不错啊。
  到这会儿了,胡月仙才回过神来:“呀,这网络卖的重点不是东西,而是知名度啊。”
  咳咳,不好意思,她也没能免费,跟着梦巴黎的小姑娘们一起团购的五十公斤,自己拎了十斤米回家。
  味道嘛,就还行。值不值十块钱?那要你怎么看了。想想不是用化肥和农药泡出来的,心里便舒坦多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郑明明难掩激动的心情跟妈妈分享学校里发生的好玩事。
  江外学生中午都在学校吃饭,有学生愤怒地跟食堂工作人员吵了起来,说他们给大家吃的都是猪食。开学还没一个学期,他已经从饭菜里吃出过虫子、塑料片、钢丝球以及抹布的碎头。
  他妈平常只给他吃十块钱一斤的有机米都没用,因为食堂中午一顿就彻底毁了他妈安排的养生大计。
  陈凤霞听着笑得不行。学校食堂质量不佳是普遍现象,东西不行是一点,更过分的是卫生质量叫人头大如斗。
  郑明明只叹气:“其实我觉得挺好笑的,分明是中国制造,怎么一出口国外给外国人吃用就大不同了。”
  餐桌上只有母女俩吃饭。
  郑国强还在张罗乡镇荒地种树的事情。
  红岗镇在山脚下,是典型的丘陵地带,缺水严重,种植水稻之类的农作物很头疼,但林科院的专家过来看了,认为这里种植耐旱的苗木相当合适。郑主任就被委以重任,在那里搞个示范点。
  反正他就是救火队员,哪里有硬骨头都派他去啃。也是这人脾气好,骨子里又带着不合时宜的傻气,所以才干得一头神劲。
  他要加班,郑骁自然就只能在外公外婆家。好在有弟弟妹妹陪他一起玩,他这个小哥哥还挺开心。估计吃饭的时候,比妈妈和姐姐更热闹。
  陈凤霞看着女儿,微微一笑:“其实他也没说错,出口到国外的东西质量的确好。我们的产品想在国际上销售,就只能把最好的拿出去。剩下的才会卖给国内。”
  郑明明有些接受不了:“凭什么啊?价格又不便宜。”
  她听吴若兰说了,好多东西反而是国外卖的比国内便宜。她就搞不懂为什么了。
  陈凤霞笑笑,直接表示:“别问你妈我,我也说不清楚。”
  这不是一年两年的事,而是持续几十年的事。她重生前还听一个奶业巨头义愤填膺的强调:我们都是把最好的奶供应给国外。
  不管是什么动机,反正当时陈凤霞感觉超级膈应。好像她的国籍很贱,不配享受优质产品一样。从那以后,她就再也没买过那个牌子的奶产品。反正人家也不缺她这种小鸡肚肠没有大局观的顾客。
  郑明明重重地叹了口气,埋头扒饭:“嗯,其实我也没觉得这米有什么稀奇。”
  陈凤霞将香菇炒青菜推到她面前,笑道:“吃吧,你妈我还指望这个有机大米的品牌打造起来,后面好源源不断地给我挣钱呢。”
  郑明明好奇:“妈妈,那这次没有被收购的大米怎么办?”
  “不怎么办,就按照普通大米销售呗。”
  “那明年呢,明年要怎么来?”
  陈凤霞不是很肯定:“他们请了农科院的专家做指导,明年稻田养殖泥鳅和小龙虾。还是老规矩,按照技术要点好好干的,养出来的小龙虾和泥鳅以及有机水稻直营店包销。不守规矩的,一律不要。”
  郑明明惊讶:“那泥鳅和小龙虾会不会打架啊?”
  陈凤霞摇头:“我也不知道,人家没跟我细说。”
  郑明明的眼睛瞪得更大了,感觉不可思议:“他们不告诉你吗?不跟你汇报工作,你怎么签字给钱啊。”
  陈凤霞笑着摸鼻子,有点不好意思:“本来就是我不对,说好了网站归曾老师经营,我就做个投资人加顾问就好。结果我还是手伸的太长了。现在人家做的挺好的,直接租了白象镇的供销社当做收购点。整套营销都是他们自己来的。后面合同什么的,他们自己弄就好。”
  郑明明重重地叹了口气,点点头道:“嗯,应该的。妈,你就是什么都想亲手做,太细啦,要抓大放小。”
  陈凤霞点她的脑门子:“行啦,啊,说的你好像不爱操心似的。”
  嗯,养小龙虾就好。她搞不清楚泥鳅后面价格是涨还是跌,但敢肯定后面小龙虾一红就是二十来年。就算有机大米后面不好卖,有小龙虾保险,应该还是能回本的。
  吃过饭,母女俩将五十斤高价米放在自行车车,给曲比沙红她们送过去。虽然两人也没吃出这大米的品质究竟有多独特,但好歹让她们尝尝鲜不是。
  她俩还没到宿舍,居然先碰上了郑国强。
  陈凤霞瞧丈夫两手空空,身边不见小儿子,不由得惊讶:“小骁呢?”
  郑国强满脸理所当然:“在阿爹阿妈那边啊。”
  母女俩都无语,现在又不是很晚,为什么不把小胖子同学接回来呢?她们也很想捏捏他的小胖脸好不好。
  郑国强赶紧解释:“我不是从上元过来的,我从江大来的。”
  陈凤霞奇怪:“你们专家不是从林科院请的嚒,怎么又换地方了?”
  “找人回去当村委书记。”郑国强笑得意味深长,“他们村有个能人,专门接大学的工程,什么维修装修之类的,都接。村里开过会了,大家准备把他请回去当村委书记,带领全村人搞事业。”
  郑明明好奇:“那他同意了吗?”
  “当然不可能同意。人家现在是百万富翁,日子滋润了。不卖我们面子的。”
  郑明明奇怪,那爸爸还笑得这么开心。
  陈凤霞倒觉得正常:“你爸他们过去就是表个态,是上级领导关心支持的意思。真正发力的,还得是老头老太太。”
  郑明明眨巴两下眼睛,理解不能。
  爸爸倒是笑着摸了下女儿的脑袋:“我们打头阵,后面就是他家老舅爷老婶婶出马了。当初他一穷二白,出去闯荡的时候,是老舅爷卖了家里的猪,老婶婶卖了家里的鹅给他凑的路费和生活费。人家一直记着恩情呢。”
  郑明明满脸大写的囧字,这算不算挟恩图报啊。
  郑国强倒笑了:“他也有心思。人到了一定的阶段,追求就会发生改变。我追着他谈了一天,我感觉这事起码有七八分的意思。”
  钱嘛,够花就行。是人,就挺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同。郑国强觉得自己和对方是一路人,很能聊得起来。嗯,这人有大学的关系。大学校园是苗木的大客户。
  他指着自行车问妻女:“你俩这是干什么?陈老板,你又要练摊,出去卖高价米了?我告诉你啊,倒卖粮食可是违法的,当心抓你。”
  陈凤霞呸了一声:“什么跟什么呀,我给那些姑娘送点儿米过去,也让她们尝尝鲜。”
  郑国强立刻接过自行车笼头,自己在前面走:“那赶紧过去吧,晚上起风了,怪冷的。”
  宿舍里很热闹,一家三口还没进门就听见里面说笑的声音。
  曲比沙红听到门铃声,过来开门,看到陈凤霞等人还吃了一惊:“老……老板?”
  陈凤霞笑道:“店里买了点大米,拿过来给你们都尝尝,是新品种。”
  她吸了吸鼻子,夸了一句,“呀,正吃饭呢,好香啊。”
  她再看屋子里的小姑娘们,发现多了新面孔,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你们来了啊。”
  这几天,陈凤霞一直关心直营店的事,倒是没留意火车已经将三十位新绣娘带到了江海。
  曲比沙红有点紧张,赶紧解释:“今天先一起吃饭,明天她们再到那边去住。”
  陈凤霞估摸着自己这个外人站在这里,她们会不自在,就招呼丈夫将大米搬进厨房:“那好,你们自己吃啊。好好干活,有饭吃有肉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